文章

香港历史文化遗产保育——蓝屋

蓝屋作为社区空间,是一座受保护建筑,並鼓励大众、商界、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参与保育文化和遗产。

香港发展历史悠久,中西文化互相交织融汇,这座高楼林立的国际大都会致力保护城市中传统的中式建筑,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亦能保育蓝屋、大馆、PMQ元创方等历史建筑。

蓝屋是一座四层楼高、蓝色外墙的建筑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,它经历过时间的考验,见证着国际枢纽的变迁;2000年,这座历史建筑被列为「一级历史建筑」,被认为是极具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;到2006年,蓝屋作为香港首个「留屋留人」的保育项目进行活化。

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创始董事──罗健中先生目睹着蓝屋面临城市拆迁的威胁,见证了其保育与活化之过程。2002年,罗先生及其团队为建筑署进行了重建蓝屋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,作为圣雅各福群会蓝屋遗产保育及社区发展委员会的主席,罗先生与社区紧密合作,保护建筑的历史结构,举办研讨会以提高公众意识,并在过程中进行公众咨询。

考虑到租户的立场,罗先生和团队致力探索蓝屋的历史意义及与社区的联系,深入探讨历史,进一步勾勒出独特的店屋和街道社区,以及其中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联系,他们研究重用历史唐楼的可能性,容许租户在活化期间继续居住,因此提出了保育和活化蓝屋作为湾仔文化遗产景点的方案。

罗先生在梳理蓝屋项目文件时说道:「只有当你理解什么是重要时,才能改变建筑架构,以配合现代的需求和目的」。

与其他文化遗产保育项目不同,蓝屋的活化是通过赋予它新生命,同时保留一砖一瓦来实现。

这座蓝色建筑物结合了中西的建筑风格,包括经典的低层唐楼建筑元素,以及殖民地风格元素,如欧洲艺术装饰中的不对称线条、花茎和花蕾图案瓷砖,它也是为数不多仍保留原有阳台的古老建筑之一,蓝屋的旧墙和内部结构并没有被拆除,而是被保留下来,而为免破坏历史建筑,该街区的一块空地被改造为公共聚会场所。

独特的「留屋留人」保育项目不仅使蓝屋得到保育,还致力保护其背后的社区。 「We哗蓝屋」活化计划旨在为社区项目创建一个长期的社区中心,以保护蓝屋强大的社会资本和邻里之间的联系,在活化期间,具有80年历史的跌打医馆「林镇显医馆」亦得到保留,至今仍在营业。

罗先生解释道:「这是一个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,因为它的文化、社会和建筑元素都得到了保留」。

他强调,在活化过程中,决策者全是社区的租户和持份者,保育计划还考虑到对文化和社会因素产生的潜在影响。

「最能保护蓝屋的,是『由下而上』的决策。」

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时间,这座建筑的用途经历了许多变化,从医院到庙宇,再到公寓,最终成为最著名的武术家林世荣的武馆。在这历史建筑中漫步,您会发现入口处还完好地保存着庙宇和医院的原先标志。

现在,活化后的蓝屋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建筑,设有住宅单位、商店和社区中心,但总而言之,它是城市中心的一个活生生的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。一楼现在是社区运营的博物馆,举办工作坊、导览和展览,像蓝屋一样促进和保护本地文化,而二楼提供12个住宅单位可供出租。

蓝屋活化计划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中,获得了最高级别的「卓越大奖」。在闪闪发光的摩天大楼旁,这座百年历史的蓝色建筑物被包围着,是这座城市中的一个呼吸着的历史文化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