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共同设计:完美结合设计知识和在地经验

社区参与共同设计在英国大行其道,三个项目,三种不同取向,空间翻新后同样成功带动更多群众参与,缔造间接社会福祉

在英国,越来越多设计师和发展商采纳共同设计方式,取其容许使用者以非设计师的身分塑造生活环境。他们不是设计专家,但对在地环境了如指掌;加上社区参与设计有助提高空间的使用率,从而减低社交孤立的出现——已有资料显示社交孤立对死亡率和生活质素构成负面影响。

跨界建筑及设计事务所JA Projects近年负责东伦敦纽汉区皇后市场和皇后广场的翻新项目,该区是多元民族的集中地,设施配套匮乏。广场毗邻格连街(Green Street),对面就是Hamara Ghar长者住屋大楼。

20 世纪 60 年代的皇后市场(当时称为皇后大道或皇后广场市场)
照片来源:Friends of Queen's Market

JA创办人Jayden Ali表示他们着力“共同修复真正扎根社区的地方”,透过对谈计划(Talking Shop)的一连串活动推动区内不同层面的社群参与,随后又举办编排广场座椅等活动,让民众试验各种设计元素。

JA Projects 的初步草图
照片来源:JA Projects

广场翻新后,密密铺叠的地砖图案是一大特色,让人想起JA Projects在计划期间以康乐棋会友,连系民众。加高花槽种了原生和外来种的乔木与灌木,旁边放了波浪形长凳,象征区内的多元特色。Ali解释:“我们希望大家来到广场,就如置身家中。”经过修复后,广场恢复生气,再次成为区内商贩、顾客和居民的聚脚点。

南伯蒙奇的蓝色市场
照片来源:Assemble Studio

至于南伦敦伯蒙德赛的蓝色市集(Blue Market)重建发展计划,早津建筑事务所则从多方面吸引社区参与,包括举办一系列手作工作坊,带领居民用铝罐制作广场大钟楼的“砖瓦”;一方面呼应伯蒙德赛设有全球首间商业罐头工厂的历史,同时透过轻松有趣的圆铝片压花活动,吸引所有年龄层的民众出一分力。

照片来源:Assemble Studio
 

创办人早津毅认为:“民众参与设计和制作流程后,提升了对广场的主人翁意识。”随着重建计划落成,当地更改善配套,增设绿色空间和规划捷径,令蓝色市集吸引新的商贩进驻,人流大幅增加。

位于伦敦东南部的穆宁社区俱乐部(The Moorings Sociable Club)翻新项目,由视觉艺术家Verity-Jane Keefe带领共同设计流程。这栋乌托邦式战后建筑日渐沦为城市废墟,2014年由非牟利住屋团体Peabody接收管理,并于2018年取得资助,为荒废已久的俱乐部进行翻新。

 
照片来源:Peabody

“这个项目完全是心血之作。”Keefe忆述:“我们合作无间,一切在广场喝茶交流、叩门召集帮手开始。”Keefe与Project Orange联手翻修建筑,昔日入口旁边阴暗的走廊现在采光柔和。透过大玻璃窗,途人可见到大堂焕然一新,温暖宜人,还放了个大柜子摆放产自当地的商品。俱乐部更增设了咖啡厅、表演场地和其他社区活动空间,并利用向外延伸的阳台引入自然景观。

城市共同设计是相对新兴的做法,目前逐渐有研究衡量当中利弊,然而能够提高民众对地方的归属感,促进社交连系,减少孤立和连带造成的问题,无疑为大众带来裨益。

自然而然,英国各地事务所在发展公园、学校甚至房屋时开始引入更紧密的协作方式。诚如建筑师Rowan Riley 2023年在《Architects’ Journal》提到:“我们希望设计出最宜居的元素,但唯有得到真正的反馈,才能肯定做法符合民众所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