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智慧城市,无可否认带来莫大的吸引力。掌握先进科技的中央机构寻求以集中控制系统整合城市生活,这或许带来效率,但往往忽略了在地社群的微妙需要,造成优次错配、基建设施未获善用,成果未如理想。
数据本地化就是填补这个缺口的关键工具。透过使用开源数据集,规划师能针对不同社区的需要制定基础设施方案,例如优化交通网络,改善污水系统及加强紧急服务,符合居民的实际生活所需。新冠疫情的出现,揭示了使用粒度数据的城市如何制定更快捷有效的干预措施——以新加坡为例,当地推出了合力追踪,利用蓝牙技术应用程序和防疫器,协助追踪密切接触者。
气候转变也令情况更添复杂。海平面和温度上升带来的影响,雅加达、曼谷和马尼拉等沿海城市可谓首当其冲。应对这类在地气候危机,便需要准确详细的数据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员正研究空气在城市树冠层之间的流动模式,建构出以点为本的风模型。这些数据有助找出城市热岛——亦即基础设施加剧温度上升的区域——从而协助规划师设计干预方案来缓和情况,缔造更宜居的城市。
此外,也有一些工具藉机构合作聚合数据,集多方的力量来协助制定惠及行人的决策。由Wedderburn Transport Planning、拉夫堡大学和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footflow™正是一例,用家可利用全面的行人可达性基准评估及详细预估的步行流量,预测建筑规模和土地使用等因素对行人流量的影响。
假如我们正是需要在地数据,有甚么比市民提供更好?诸如城市黑客马拉松这类倡议便触发了这个转变,由科技专家、城市规划师联同市民发掘解决城市挑战的方案。在东南亚,越来越多大学、机构和政府举办这类黑客马拉松活动。雅加达智慧城市就资助了好几场黑客马拉松,开发出交通管理及洪水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。但这不只为开发实际工具,随着科技创新与城市空间越发息息相关,这类活动令市民、科技专家和城市规划师培育出协作文化。
这样也改善了数据使用的方式——数据可以累积,但唯有运用得宜方见成效。以Google街景这类工具为例,纵然提供了庞大的汽车路线信息,但行人路和脚踏车路线的资料往往乏善足陈。规划师想推行步行及骑行来减低碳排放,单靠这样的数据,有机会误导基础设施发展方向。利用现有数据集辅以在地数据,脚踏车道或行人专用区等倡议便能确保以实际需要和居民行为出发。
利用开源平台实现数据民主化,也能赋权市民及提高社群参与意识。居民掌握有关社区的信息,便会积极参与规划,建立互信,推动基层倡议,如本地环境项目以至社区自发的灾难应变措施。
对于东南亚的城市规划师,智慧城市的未来不仅着眼于智能科技,更着重灵活运用开源数据。藉着追求协作的方式,规划师能够设计出度身订造的方案,解决城市当下的困境,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。在这个疫情及气候带来众多未知之数的时代,城市善用在地及民主化数据,便能善加部署,缔造具备复原及应变能力的城市环境。